
邢传国,博士,亚洲必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广东省创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广州市青年设计师协会执行会长,高级室内装饰设计师,广州美术城市学院客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方向的研究。先后在《高等教育前沿》《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曾获得广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吕刚,亚洲必赢教授,理学博士,2019年8月入职亚洲必赢。2011年8月获得韩国国立忠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泛函分析及其应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理论、量子计算应用、函数方程稳定性分析。曾主持省级项目3项,曾获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论文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

薛申芳,博士,教授,河北威县人。本科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数学师资班,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中心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高等数学、偏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数学试验、数学软件、泛函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的成长。在邢台学院工作期间,曾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年度先进工作者与奖励、邢台市市级“五一”劳动模范、院级优秀教学奖、院级优秀教学管理奖等。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4项,撰写专业论文34篇。

林启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自2006年2月入职以来,曾在亚洲必赢担任辅导员、系主任助理、副主任,校企合作管理中心副主任等职务,主持校级科研课题2项,广东省、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目,参与省哲社、协同育人等项目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项,先后在SCI、北大核心、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与参与撰写产教融合专著2部,先后荣获学校优秀教职工、科研先进工作者、潘寿璋校友奖教金等多个奖项。

王宇,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方向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2022年4月入职亚洲必赢通识教育学院,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发表了《一种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人才培养视角下高等数学教改路径探究》等多篇论文,主编《线性代数》教材,参与省市级课题两项,主持校级课题多项。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最受欢迎教师”。带领及指导学生参加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荣获国家一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

邱代东,中国现代文学副教授,主持市级科研课题三项,参与包括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内的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两篇;主持校级质量工程课题、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校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等多项;参编《自我与他者: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景观》《南方意象》《实用大学语文》《职业语文》等。主要奖项: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第六届“南方批评”优秀学术奖“一等奖”、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二等奖”、亚洲必赢“十佳优秀教研室主任”、亚洲必赢骨干教师称号、校级“优秀教师”、校级“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获“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三次;学院“三风”建设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丽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通识教育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经济应用文写作、国学经典选读、民国文人情爱解读等课程的教学,发表短篇小说1篇,论文20多篇(核心期刊1篇,EI1篇),参与编著教材1部,参编专著1部,主持省级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教改,市厅级项目3项。

丁璞,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毕业于菲律宾理工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8篇,主持省级一流线上课程1门、主持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主持完成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荣获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校教学优秀奖3次。主讲《我的价值我的梦》精彩课堂视频,在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网进行展播。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4项、校级2项。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省级等各类竞赛获奖26余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篇。

魏玉华,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本硕毕业于河海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现任数学课程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统计分析;决策分析与预测。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市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3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中青杯数学建模竞赛、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获本科组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以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传播大使、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曾参加广州市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多次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奖项。2018-2019学年度、2022-2023学年度获得“优秀教职工”,在教学工作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热衷于教育事业。

刘仲源,副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方向是数据挖掘。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发表了《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信用卡风险评估模型》《分段函数思想在产品分类中的应用》等多篇实用性论文,参与省市级课题两项,主持协会课题一项,主持横向课题两项。带领及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荣获省三等奖。

潘慧杰,副教授,广东乐昌人,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育才学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雕塑艺术与理论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一篇北大核心。希望与各位同学“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颜少菊,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岭南文化等,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厅级课题1项,参与包括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内的课题多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主要奖项: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第六届“南方批评”优秀学术奖二等奖、亚洲必赢第四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活动二等奖、亚洲必赢第四届“工商学子讲好中国故事”演讲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等。

葛东辉,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亚洲必赢通识教育学院专任教师,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广东省当代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写作学会会员、花都区作家协会会员。主要承担《文学经典与人生》《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劳动教育》等课程。曾获广东省第十届师德征文二等奖、广东省写作学会2018-2023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南方批评”优秀学术奖“二等奖”等。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及参与校级教科研纵向课题5项、横向项目2项,在省级以上期刊独立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中国知青文学史稿》《自我与他者: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景观》《南方意象》《家住花都》等,创作的诗歌《圣德西,命的船》,散文《升级》《脸色》等,评论《梁启超的书法人生:孜孜以求,兼收博取》《风的失落园》《教育问题的理性烛照》等散见于金羊网、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海南农垦报等。

惠黎平,中共党员,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化与心理、文学创作与评论。参与研究及主持省级、校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著教材1部,参编专著1部,主要从事文学类、写作类、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中国礼仪与文化、劳动教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曾波,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包括无穷维代数及其应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在数学中的应用等。曾先后在湘潭大学,广州软件学院等高校任教,并获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同时指导多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张昭兵,副教授,山东微山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自1988年开始从教,先后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教过专科、本科。在公办学校从教36年后,转入民办学校。出版专著一部,文学评论集一部;发表论文近40篇,当代作家访谈10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