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AI赋能教育创新的实践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4年3月20日下午,通识教育学院在花都校区图书馆416报告厅举办通识大讲堂专题讲座——《定制自己的超级AI智能体给工作提效》。本次讲座特邀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人工智能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工程师张毅恒担任主讲,通识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与。

立足前沿:解码AGI时代,赋能教育革新
张毅恒高级工程师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曾参与编制国家《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工程师》培训标准,并出版多部编程与AI领域权威教材。讲座中,他系统梳理了生成式AI的发展脉络,结合OpenAI最新发布的O3系列模型在编程、数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表现,阐释了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的革命性意义。2025年将是智能时代的分水岭,AI正从工具升级为认知伙伴。他提出,教育工作者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以AI为支点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教”与“学”的双向赋能生态。

实践赋能:AI Agent智能体破解效率难题
针对如何将AI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张毅恒高级工程师以AI Agent智能体为核心,通过对比传统工作流程与智能体协同模式,生动展示了反思机制、工具调用、多智能体协作等技术如何模拟人类思维,实现复杂任务的精准拆解与高效执行。现场,他借助字节跳动旗下AI平台“扣子(Coze)”,演示了从知识库构建、工作流设计到智能体发布的完整链路,并强调定制化AI助手不仅能提升行政与教学管理效率,更能为个性化育人提供数据支撑,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立德铸魂:技术融合教育,培育未来栋梁
人工智能不应是冰冷的工具,而应成为涵养创新精神、锤炼核心素养的育人伙伴。张毅恒高级工程师指出,面对大模型时代的社会分层,教育者需引导学生从AI使用者进阶为AI创造者,通过实践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他呼吁师生以工作中的智能助手、学习中的反思导师、成长中的协作伙伴定位AI角色,在技术应用中深化对伦理责任与人文价值的思考,塑造兼具科技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展望未来:深化校企协同,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讲座结束后,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谢小军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AI+教育”深度融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优质资源,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打造“理论—实践—创新”全链条育人模式。未来还将开设AI技术工作坊,鼓励师生开发教育类智能体应用,以技术革新驱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拓新路径。

本次活动作为通识大讲堂的重要议题,为师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对话的珍贵机会。与会教师表示,将积极探索AI技术与课程的创新融合,对参与智能体开发实践充满期待。在人工智能浪潮中,通识教育学院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书写智能时代立德树人的奋进篇章。
供稿:学院办公室
撰稿:丁璞
执行编辑:曹噬云
责任编辑:邢传国 谢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