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营造良好教学研究氛围,推动教研室建设与课程建设。11月20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了秋季学期第三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江振刚老师主持,全体任课老师参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
会议伊始,江振刚主任围绕近期课程内容变动情况作出细致安排。江主任指出,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的变动,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把握课程进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规范教案的书写格式。针对目前学生学情,江主任指出,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通任务学习,此外,在课程题库建设方面,要求各章负责人对题库进行修订升级。
随后,由熊娟老师、刘东洋老师、汪凡家老师以及徐明月老师分别针对课程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与第十章的内容进行示范说课。

熊娟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熊娟老师以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温故而知新、梳理重要历史事件脉络并引用诗歌导入、以案例拓展细致讲解教学重难点、推荐课程相关文学作品为基点,讲解了第七章内容的授课方向。

刘东洋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刘东洋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逻辑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第八章教学重难点,指出要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必然性,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汪凡家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汪凡家老师指出,第九章涉及历史时段较长,内容较多。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结合学生鲜明个性、对图片及新材料的兴趣、生源多来自广东的特点,可以借助多样的教学资料及形式,向学生讲解做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徐明月老师进行示范说课
徐明月老师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三个方面对第十章内容进行了分析及讲解,第十章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起到总结全书的作用,通过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正确认识中国已全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王麒老师作点评
最后,在示范说课点评环节,王麒老师给予四位老师高度评价,认为四位说课老师准备得比较充分,说课环节也比较完整。此外也给出了相应教学建议,指出授课过程中应在明确章节主题的基础之上梳理基本历史线索及内容要点,注重历史发展的前后关联;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同时紧密联系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次集体备课会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有助于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帮助任课教师明晰教学进度和工作重点、把握教材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形成互学互鉴的教研氛围,从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整体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于晶晶、张晓摄影: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