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外出学习培训是教师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6月15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暨2024年度广东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科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在广州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选派范国增副教授和青年教师陈梦杰两位老师参加此次培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致欢迎词,随后来自省内外的4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上午,中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罗平汉首先作题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报告,从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问题、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土地改革及土地改革运动问题、如何看待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进行阐述。随后,来自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林冬妹作题为《落实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 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主题报告,从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的背景、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落实推进会精神及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三方面进行主题阐述。强调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凝聚推动形成构建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强大合力。
下午,由曹天忠(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作题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基本史料问题》的专题报告,分别阐述史料的广义与狭义、近现代史基本史料的分类举要、近现代史史料处理的简要方法。随后,来自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张宇权教授作专题报告:百年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讲述了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中国是否还需要“韬光养晦”,最后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寻找合作空间,抓住历史机遇等方面回答了中国如何应对百年大变局。
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通过此次培训,为老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反思、提升的平台,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有效促进了教师们思想素质的整体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陈梦杰、张晓 摄影:陈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