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2025年4月15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亚洲必赢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青山副教授携全省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例一等奖成果,走进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开展主题讲座。讲座由秀全中学吴清华副校长主持,花都区教育局综治安保中心赖新权主任、秀全中学总务处沈志鑫主任、综治办邓国标主任以及3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朱教授以《国安之道创新为要——以科技大安全系统思维锻造新质安全力》为题,结合前沿技术工具、跨学科理念与真实案例,系统阐释科技安全的国家战略意义、深刻内涵、风险挑战及维护路径,采用基于问题链、情景链、延伸链的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精选两会等最新时政科技热点及青年先锋案例,激发青少年对共同守护国家安全特别是科技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秀全中学参加讲座的师生
讲座伊始,朱教授以“科技安全为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为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技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物质技术基础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已渗透到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领域,成为协调各领域安全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到人民福祉与国家命运。
关于科技安全内涵的讲解,朱教授提出了“全链条科技体系完整有效、重点领域技术自主可控、防范外部科技优势危害、保障持续安全状态能力”四大支柱理论。他强调,这不仅是构建科技安全体系的框架,更是对国家科技实力与韧性的全面要求。通过华为5G技术突破国际封锁等鲜活案例,朱教授生动展示了自主创新在科技安全中的决定性作用。
面对风险挑战,朱教授通过热点事件案例生动呈现了当前全球科技革命竞争加剧、国际技术封锁升级、人才结构失衡及科技信息管理隐患等压力点。让学子们深刻感受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依赖他人,就如同“将命脉交予他人之手”,警醒之余更激发了他们投身科技创新的决心。
针对如何有效维护科技安全,朱教授创新性提出“五链融合”策略。这一策略融合了OBE理念与政理学理事理三理融通思维,通过科技大安全系统思维构建科技安全的铜墙铁壁。朱教授还结合两会关于“具身智能”的热点讨论,引导学子思考如何在数字经济、数字法治等交叉领域向青年科技先锋学习,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秀全中学吴清华副校长作总结发言
讲座现场反响热烈,学生惊叹声与掌声接连响起。吴清华副校长总结指出,这种融合前沿科技的国家安全教育讲座,有效培养了学生对科技安全重要性、科学内涵、风险挑战、应对策略的全面认知,增强了学生对共同守护中国科技安全的“四个认同”和使命担当。这场立足科技前沿、注重立德树人、扎根育人实践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讲座,不仅为秀全中学学子打开了一扇认识科技安全的新窗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与会领导、教师合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蒋慧娟、张晓;摄影:蒋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