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正文

集体备课促成长,提质增效迎开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9-09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提高纲要课教学质量,推动纲要教研室建设与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9月7号下午在三水校区新时代党员讲习所组织开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江振刚老师主持,本学期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江振刚主任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室基本情况,为首次上纲要课的新教师确定“一对一”帮扶教师,并提供教学指导;接着,围绕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建设任务、课程改版重难点内容以及课程教学过程需注意的问题等对课程进行详细解读。江主任强调,新学期纲要课程要加强“三融入”,即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纲要课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钻研,吃透教材,领悟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上课兴趣,落实以生为本的OBE教学理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备课会

随后,陈梦杰老师和马小淑老师分别就导言和第一章进行示范说课。陈老师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和要求、树立科学历史观这三个方面开展示范说课,强调务必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脉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课堂演讲、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师生互动。

陈梦杰老师进行示范课

马小淑老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内容展开说课,在教学内容上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怎样看待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怎样提出的这四个线索进行了细致阐释,并辅以丰富的案例加以论证分析。

马小淑老师进行示范课

最后,点评分享环节,范国增副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的说课分享,不仅详细介绍教学内容基本逻辑,同时提供丰富案例分析,增强课堂的理论性和趣味性,令人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对提高参会教师的备课、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分享说课建议:第一,说课要紧紧围绕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第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合理分配知识与能力价值目标,将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课堂进行无缝衔接。

范国增教授进行点评

此次备课会既有全面丰富的内容分析,又有清晰具体的教学示范,深化了对纲要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为新学期的纲要课程备课和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研室将继续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助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徐明月、江振刚、张晓摄影:徐明月)

上一条:集体备课赋新能 合力研讨为教学

下一条:凝心聚力促发展 戮力同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