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正文

三尺讲台竞芳华 以赛促教共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12-27 】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强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12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三水校区新时代党员讲习所举办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本次比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飞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及省级教学竞赛获得者担任评委,马院青年教师现场观摩比赛。

比赛现场

比赛环节由教学设计、现场授课和现场答辩三个环节组成。其中教学设计采取匿名评审方式,评委注重参赛教师在设计思路、内容选择等方面的亮点。现场教学竞赛与答辩则重点考查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

比赛开始之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周静副教授作开赛致辞。周静副教授表示,本次基本功比赛是为青年教师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体现了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关怀与支持,旨在培养和挖掘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更好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青年教师是学院的未来和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我院青年教师定会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中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潜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周静副教授作开赛致辞

在教学比赛环节,16位参赛教师分别以“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等为主题依次上台进行时长12分钟的教学展示。评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语言教态5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参赛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呈现出有创意、有思考、有深度的课堂。在比赛中,青年教师教态大方自然,语言生动清晰,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设计紧凑,充分展示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经过激烈而紧张的角逐,余智颖、宁佳鑫荣获一等奖,王麒、张丽薇、叶桐润、陈雯菁、熊娟荣获二等奖,魏逸文、马小淑、陈梦杰、李燕、张晓、陆晓婷、刘于亮、汪凡家、张松峰荣获三等奖。

参赛选手现场授课

随后,范金良教授、朱青山副教授、谭丽婷助理作为评委代表,分别对本次比赛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指导。范金良教授称本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历届最佳,首先,每位选手准备充分,水准很高,这对每位青年教师来说都非常不容易;其次,聚焦中心、服务教学,具有实效。本次比赛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第三,16位选手各具特色,各有风采。范金良教授一方面对大家的精彩表现提出褒奖鼓励,另一方面从选题、教学设计、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点评,提出了改进教学质量的宝贵建议。朱青山副教授表示,参加教学竞赛源于课堂,但又高于课堂,在对本届青年教师的表现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建议青年教师要从顶层设计上发力,以“两性一度”“金课”为标准、深化新文科等跨学科的融合;在实施策略中应注重美学的艺术性、科学的逻辑性、马学的深刻性和文学的丰富性,形成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从理论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在课堂教学组织中以政理、学理和道理的“三理”融合为抓手,将思政课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讲信、讲好。谭丽婷助理表示,各位青年教师在比赛中讲出了水平,也拓展了视野,展现出马院青年教师的风采,体现出学校和学院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方面的成效。她指出讲好思政课理论是灵魂,逻辑是骨架,内容是血肉,并结合比赛的实战经验从夯实理论功底,巧搭逻辑框架,深化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期待青年教师在未来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范金良教授点评

朱青山副教授点评

谭丽婷助理点评

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

本次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扎实推动思政课程教学基本功训练,是我院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对提升我院整体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教学竞赛为契机,致力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学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大思政”育人新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马小淑、张晓摄影:新时代讲习所提供)

上一条:凝心聚力 行稳致远

下一条:回眸反思促提质 统筹安排迎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