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万象更新。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心理健康教研室于2025年2月21日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围绕课程内容讲解、教研室制度介绍及教师培养计划展开,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课程内容详解,明确教学目标
会议伊始,教研室胡伟坚主任详细讲解了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项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纲领、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以及教学方法等,帮助教师们全面把握课程方向。
会议重点介绍了本学期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课程论文。其中,课程论文将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会议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推进体验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胡伟坚主任讲解
二、教研室制度与教师培养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教研室的工作效率与教学质量,会议还详细介绍了教研室的各项制度及教师培养计划。
教研室将严格执行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听课评课,教师们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研室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培养计划。通过组织教学研讨、开展教学竞赛等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集体备课会现场
本次集体备课会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心理健康教研室全体教师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努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让我们共同期待,新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李文静、张晓,摄影: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