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扎实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式发展。2025年2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教研室在三水校区院部楼525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郝建丽主持,全体实践教学课任课教师参加。

郝建丽主任主持集体备课会
会议伊始,郝建丽主任对课程的具体实施作了总体安排和部署,包括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考核形式、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工作准备。其中,课程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求真篇、力行篇和务实篇。“求真篇”依托思政课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力行篇”紧密围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展开,鼓励学生深入乡村基层,参与乡村建设实践,并以视频的形式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引导学生在乡村的广袤天地中深刻体会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实篇”强化价值引领,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生态保护等志愿服务,以微视频、情景剧等创新形式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
其次,郝主任还着重强调了课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醒任课教师们要做好教学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案例分享、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课堂“活”起来,确保课程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兼具丰富性与实践性。
再次,针对数字化教学改革的需求,陈雯菁老师现场演示了“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的课程操作流程。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实现实践课程资源的云端共享、实践过程的实时跟踪、成果展示的互动评价。
最后,马院副院长黄飞副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对在课程设计、平台搭建、材料准备等各项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的教师们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衷心感谢。并表示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未来的实践教学课程能够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探索出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马院副院长黄飞副教授作总结讲话
本次备课会的成功召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学期的实践教学课程指明了方向,通过教学理念革新、方法创新、机制焕新,为实践教学注入强劲动能。今后,教研室将持续推动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持续完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周家盈、郝建丽、张晓摄影:马小淑)